第(2/3)页 言语间,天绝迈步向前。 众人这才看见,在他身后,竟然有一条长长的影子,仿佛壁画一般,印于满目疮痍的大地上,形貌无比清晰,赫然便是天绝自己的背影。 天象看了一会儿,动容道: “达摩留影,果然是达摩留影。” 他抬起头,朝天绝双手合十,长长一叹: “恭喜师兄,最终得偿所愿。” 有他带头,其余少林僧人皆是转过来,齐声道贺: “恭喜师叔/师叔祖,悟成神功!” 传说中,达摩下榻佛寺,面壁而坐,终日默默不语,一坐就是九年,是故此洞被命名为达摩洞,深七尺,阔四尺半。 达摩在洞中面壁日长,身影投入洞内石上,竟留下一个面壁的身影,衣褶皱纹隐约可见,宛如一幅淡青色的水墨画。 这便是达摩的佛法修为。 如今天绝只是站立原地一时三刻,竟然也能令自己的身影映于大地之上。 这样的武功修为,甚至比之达摩,还要更加骇人听闻。 此时,徐行的皮肉几乎已融成一张透明纸,仿佛要融于漫天光芒中,彻底化去形体,那张绝无瑕疵的完美面容,更是充斥着非人的神圣感。 他立身于这座废墟中,就像是一尊自九霄琼宫,降临人间的神明,正要将这一切陈腐与朽败,彻底革陈出新。 哪怕徐行只是站在此处,那无比挺拔的伟岸身姿,便令众人不自觉地仰望。 徐行笑了笑,向前伸手一引: “这就说来话长了,不妨一边走,一边说?” 天绝和天象等人一般,皆是潜心武学,不问世俗之人,是以并不清楚乔峰之事的始末。 只是,他一看少林众僧那颇不自在的面容,就知道此事定然别有隐情,便颔首道: “也好,也好。” 两大至强者达成共识后,两方高手对视一眼,始终紧绷的心弦终于放松下来,也不再互相提防,各自吐出一口气,面带庆幸。 经过刚才那场战斗,少林众人已经完全意识到,徐行等人不要说是强闯山门,若是他们愿意,完全可以把少林寺上上下下,杀个血流漂杵,屠得干干净净,鸡犬不留。 而乔峰等人也从此战中明白,有天绝、以及三大天字辈高僧在,双方若真刀真枪地拼杀起来,他们纵使可以取得最后的胜利,也一定会损失惨重。 他们此来少林,本就只是想要寻求一个答案,自然不愿和少林僧人们起如此大的冲突。 更何况乔峰本就出身少林,对这座禅宗祖庭亦是颇有感情,若非必要,他绝不想和往日的师长、同伴兵戎相见、生死搏杀。 其中最为高兴的人,自然莫过于虚竹。 他刚刚虽是为了乔峰,甘愿站出来反抗玄石等人,却也实在不想见自家宗门血流成河,能够在一场激战后收场,自然是最好的结局。 有人庆幸,自然就有人郁闷,最郁闷的,便是鸠摩智、梁癫、蔡狂这三大密宗上师。 他们本是想借徐行的东风,趁机掂量一番少林寺的轻重,甚至是狐假虎威一番,干脆打出自己密宗的名头来。 却不曾想,他们三人面对一个“十八罗汉大阵”,就已感到棘手,“三天”的“金刚伏魔圈”,更是令三大上师束手无策。 并且,天象等人纵使不结阵,只凭武功修为单打独斗,三人都自觉难以招架。 不过,鸠摩智等人亦有雄心壮志,见识了徐行的破阵过程,三人都有些感悟。 他们有自信,若是再练个十年二十年,至少有机会亲自入阵,挑战一番。 正当三人用这种想法安慰自己,重提信心之时,却又见昔年的“九五神君”宋抱石,以天绝之名,重现世间,代表少林寺迎战徐行。 哪怕三人再有自信,此时都不免泛起绝望情绪,更不得不承认,如今的少林寺,的确有实力稳坐佛门正统之地位。 他们密宗的挑战之路,仍是任重而道远。 就在众人百感交集之时,玄字辈僧人中,有人看着那破碎成废墟的塔林,又想起刚刚被天绝震塌的少林山门,忽地悲从中来。 他虽然也知道,面对徐行这般恐怖的敌人,少林只是毁了一些建筑,没有过多死伤,已算是颇为幸运,可仍是情难自抑。 此人正是在寺内德高望重的玄渡大师。 玄渡虽然竭力抑制,仍是被人看出端倪,另一个身材魁梧高大的老僧站出来,拍了拍他的肩膀,沉声道: “师弟,左右不过毁了些死物,你又何必作如此情态?” 出言这人,乃是乔峰的授业恩师,玄苦大师。 听到这番话,很多僧人都转过头来,看向这魁梧老僧,面色无比古怪,更有甚者,已是面带怒气。 就连“三天”之中的天斗,也转过头来,对玄苦怒目而视。 他胸膛起伏,面皮抽动,雪白长髯更是颤抖不已,显然已是气极。 若非是顾忌徐行等人在此,以天斗的性情,一定会当场呵斥玄苦。 只因他虽然性情爆裂,却一向尊师重道。 天斗平生最为敬重之人,上一代少林方丈天正,以及传授他一身武学的“怀抱五老”,再然后才轮到天绝这个半路出家的大师兄。 而埋藏天正和“怀抱五老”骨灰的佛塔,刚刚便毁在徐行和天绝的战斗中。 天斗实在是极其在乎这件事,只是如玄苦一般,知道这已是最好的结局,才强忍着怒气没有开口。 只是听到玄苦开口后,他才终于无法忍耐。 你一个少林弟子,说这种话,置先贤于何地? 不只是少林寺众人,就连徐行一方的高手,也颇为惊讶地看向玄苦,乔峰更是张了张口,欲言又止。 只是,哪怕玄苦面对天斗这位师叔的愤怒眼神,也不见丝毫退避,只是低眉垂首,双手合十道: “敢问诸位同修、四位前辈,今日之祸,缘从何起呢?” 这…… 听到这个问题,大部分少林僧人都有些茫然。 他们来到这里,只是因为玄难敲钟召唤。 其实,很多人一开始都以为是武当山上那群牛鼻子老道不甘寂寞,要来上一场道佛之争。 不过,等到徐行等人上山之后,有见识的和尚们心中才泛起疑惑。 毕竟这群人的身份,实在是有些过于显赫了。 逍遥派、自在门、丐帮、密宗、金风细雨楼,甚至是朝天山庄这种邪道势力,都联合于一处,要共伐少林。 这其中如果没有牵扯,谁会相信? 尤其是看到铁手、追命两人,哪怕是对少林再有自信的和尚,都不自觉地心里泛起了嘀咕。 毕竟,神侯府的金字招牌实在是过于响亮。 这些僧人宁愿相信是少林当真藏污纳垢,出了本不该出的败类,也不会怀疑“四大名捕”找错了地方。 如玄难、玄寂等知情者,更是长长一叹,掩袖不语。 不过,玄苦显然也没打算从他们那里得到回答,只是自顾自地给出了答案。 他昂首看向这些神情各异的同辈僧人,又看向三天,最后目光扫过面带微笑的天绝,一字一句,铿锵有力道: “以贫僧看来,这场灾祸,无非是起于名声二字!时至今日,禅宗祖庭的名声,对少林来说,已是毋庸置疑的拖累,而非是助力。 若是为了什么所谓的少林清誉,咱们大可直接将这件事弄个清楚明白,又何必做上一场? 诸位不妨设想一番,若是徐掌门真个死在天绝师叔手中,亦或是天绝师叔当场战死,咱们少林以后,又会是如何?” 听到这段话后,自天象以下,少林众人面色皆是一凛。 他们都意识到,双方如今能如此安然地相处,真正原因唯有一个,那便是两位最强者并未真正拼个你死我活。 若是徐行战死在少林寺,那原本无冤无仇的双方,立时便会结下血海深仇,从此不死不休。 若在接下来的大战中,再添死伤,后果更是不堪设想。 毕竟对方这些人中,不是实力雄厚的一方之主,就是交游广阔的英雄豪杰,少林无论得罪哪个,都会招来无止尽地打击报复。 等到那时,少林才叫真个大祸临头,将有灭顶之灾。 其实,在玄苦之前,不是没人想到这件事。 但“少林”这两个字,实在是太有分量,令这些僧人不自觉地忽略了这一点。 由于沐浴禅宗祖庭、天下武道源流的名声太久,所以这些出身少林的僧人们,都有一种深藏心底的傲慢。 他们总认为只有对方顾忌少林背景的份儿,从不认为自己做事,需要考虑旁人的背景。 哪怕这些和尚们都知道,对方来历不凡,心头却也有种无由来的莫名自信,也总觉得他们会顾忌“少林”的名声,绝不敢将自己等人得罪狠了。 可今日一战证明,哪怕不算其他人,光是对那位鬼神般的逍遥派掌门一人来说,“少林”二字,也根本不足称道! 既如此,他们还有什么理由,沉溺在往日的荣光中,以为自己只要躺在前辈先贤的功劳簿上,就可以高枕无忧,万事不管? 想到这里,很多原本怒气冲冲的和尚们,皆是面露羞惭之色,其中尤以天斗为最。 他是个直性子的人,哪怕再愤怒,终究还是听得进去道理,气来得快,消得快,对玄苦这个后辈弟子,更是有了些难以言喻的叹服。 玄苦痛痛快快地说完这番心里话后,面露慨然神色,转过身来,对徐行深深地躬身一礼: “贫僧玄苦,代少林上下,感念徐掌门留手之情。贫僧哪怕是拼上这条性命,也要将方丈请出来,将峰儿的身世讲个清楚明白。” 等玄苦说完,天象也站出来。 这位辈分最高、威望最足的老和尚高声道了一个好字,算是为这位师侄助威,也是为这件事盖棺定论。 言毕,他看向徐行,诚恳道: “师侄和师兄的意思,就是我们少林的意思,徐掌门,无论如何,今日这件事,我们少林会给你一个交代。 师侄说得对,少林的确是被所谓的清誉、名声束缚了太久,过往陈迹既已逝去,便也无需缅怀。无论因为什么原因,对就是对,错就是错!” 天象言语间,眼神流转,凝如实质的目光,犹如利剑般,刺进玄难、玄寂两人的胸膛中。 两位首座越发无地自容,也不能再保持沉默。 其实,天象早在刚刚携两位师弟出山,面对徐行之时,就已意识到,今天这件事来得无端,背后定有隐情。 只不过,彼时的他,也仍是困顿于“少林清誉”四字中,只觉得无论如何,都要维护本寺的威严,故而才摆下“金刚伏魔圈”。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