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徐行和魔龙激战所造成的影响,不只是局限于主战场那片海域,就连远在数里外的东岛,亦是清晰可见。 在众人的视野中,暗红云海已彻底占据天幕,飞旋卷动,如澎湃涡流,好似与某个不可知的魔境相连,雷光激荡、电蛇蜿蜒,腥风狂飙远扬,血雨倾盆直落。 雷声、风声、以及魔龙惊天动地、震撼汪洋,激起千重浪涛的嘶吼声混杂于一处,仿若将有绝代凶魔出世,惹得神哭鬼嚎、天地泣血。 电光闪烁间,隐约可见两个超乎想象,足以被称之为神魔的庞然身影,正以天穹为战场,展开一场堪称惨烈的浴血厮杀。 其中一个仿佛天雷地火凝成的天宫战神,另一个则是头角峥嵘、鳞甲漆黑的长龙。 即便正魔双方的宗师,都处于生死搏杀的战场,也不免那处战场牵引心神,几乎不能自持,只觉得眼前之景,好似远古神话重演。 武功越是高绝、感知越是灵敏,就越能感受到这两个存在具备的恐怖力量,并从心底感受到一种来自灵魂最深处的颤栗。 ——这究竟是何等恐怖的力量? 碧空晴、凌渡虚这两个曾经参与过惊雁宫之战,亦同传鹰有过交情的老宗师,一眼就看出来,那头长龙乃是传鹰曾经提到过,负责守卫战神殿的异种龙兽。 近百年过去,这头魔龙远比传鹰昔日的描述要来得恐怖,即便隔着数里,两人也能感受到从它身上传来的浓烈生命气息,以及磅礴浩瀚的真气。 即便这头魔龙没能凝成属于自己的场域,但两位老宗师亦完全可以肯定,光凭得天独厚的体魄,以及如此雄浑的真气储备,它也绝对有着大宗师层次的战力,甚至比之一般的人族大宗师要更难对付。 但是,如此强悍的魔龙,竟然在厮杀中竟然落入了下风,并且战局正逐渐呈现出一边倒的走向。 想要得到这个结果,其实根本不用有超凡的眼力,亦无需具备宗师级别的灵觉。 任何人只需要抬头一看天象变化,便能够清楚知道这一点,哪怕是瞎子、聋人,嗅到那明显不属于人类,且越来越浓烈的血腥气,亦可得出相同的判断。 毫不夸张的说,魔龙的武技、体魄、真气,都已抵达此界顶尖的水准,稳稳迈过了大宗师门槛。 即便是万归藏这样的大宗师出手,想要应付它,亦会陷入苦战,毕竟天下间,没有任何一项武学,会以如此恐怖的生物作为假想敌。 但徐行在这些方面,皆不弱于对方,甚至是犹有胜之,更有魔龙所不具备的“纯阳拳意”,以及敏锐至极的精神层面修为。 只不过,这种战斗比起和万归藏比拼根基和招式变化,还要来得更为爽快。 自从练成“五脏庙”后,这还是徐行第一次全力出手。 他亦是完全沉浸进去,将自己一生所学都尽数施展出来,不必有任何顾忌,大开大合、酣畅淋漓。 在熟悉了魔龙的鲸息功变化后,徐行的每一招、每一式,都能够破开它的雄浑真气,直击本体,并且在漆黑鳞甲上,撕开一条条深浅不一的血痕。 这种战法,已经脱离了大宗师之间比武交技的范畴,完全是两头狭路相逢、饥肠辘辘的凶兽,在互相撕咬,用尽手段,亦只求从对方身上扯下来一块肉。 徐行当初练拳入门,本就是从象形拳着手,深刻感悟过兽性精神,由此才能成就混荡青天的拳意。 现在,他便把自己身上那压抑许久的至绝凶意,毫无保留地展露出来,尽情发泄在魔龙的庞大身躯上。 徐行打得越是痛快,魔龙和云虚就越是难受。 的确,天底下并没有专门为针对魔龙这种绝无仅有的异种而开发出来的武学,但徐行又何尝不是这种存在? 除了初具人形外,云虚实在从这具法相身上,找到属于人的特征,力量强悍到无敌、速度强绝到无双、招式强横到无招。 这简直是一个比魔龙都要更为奇特、也更为恐怖的异种存在! 在真正意识到徐行的恐怖后,云虚已深刻明白,凭借自己的武学修为,已经很难插手这场战斗。 是以,他便将一切真气都传输给魔龙,令其能够尽情地发挥那种来自血脉深处的厮杀本能。 不过,饶是如此,魔龙亦是逐渐不支,鳞甲碎裂、血肉模糊,终于被徐行彻底钳制住了身躯。 又一道雷光闪动,贯穿云海,照得天地青白一片,令所有人都看到巨灵双手环抱龙首,仰天长啸,激荡八方风云的震撼画面。 这天人降龙的惊艳一幕,注定要铭刻于众人的心灵深处,永远无法忘去,并且成为千古流芳的传奇。 即便是自从开战以来,便始终闭目凝神,搜寻战神殿踪迹的鹰缘,亦不得不睁开眼,望向那傲立云中的身影,目光震动。 “难道,真的是你?!” 可在下一刹那,他便移开视线,整个人更是长身而起,望向另一处海域,在那里,宏伟而华贵的战神殿建筑,正从海中缓缓升起。 刹那间,一个带着灿然明光的影子,从鹰缘的肉身中脱壳而出,有如贯空长虹,划破天际,直往那里冲去,令所有在场的正道宗师皆是措手不及,更难以阻止。 “战神殿,当真出世了!” 混乱战场中,不知有谁高呼了一句,下一刹那便被从四面八方袭来的劲气,给打成了血肉糜烂的碎块,随风飘洒。 在战神殿的强烈诱惑下,隶属于魔道的众位宗师当即从方才的震撼中脱离,神情更是已然近乎癫狂。 毕竟,那可是战神殿! 这个世界中的神功绝学虽是不胜枚举,即便直指“破碎虚空”的无上大法,亦不少见。 但要是问天下武人,哪本神功是世间第一,九成九的人都有统一的答案。 那便是“战神图录”! 而“战神图录”,正是来自于战神殿! 好在能够成就空境宗师者,都有最基本的自制力,知道以他们的实力,根本就无法染指这天下第一的绝学。 所以这些魔道宗师们,只能将自己心中的震撼、激荡,尽数发泄于对手身上,在场的正道宗师们压力当即陡增。 实力最强的碧空晴、凌渡虚两人,亦被鹰缘带来的十七名老僧团团围住,虽然自保无虞,却也难以脱身,襄助旁人。 有些正道宗师,一见这些形容枯槁的老僧,越看越是眼熟,纷纷惊呼道: “是诚明真人!” “还有重玄子道长!” 更有一位来自青城派的老宗师,忽地老泪纵横,嚎啕大哭: “师尊、师尊!” 可无论这些人如何呼唤,老僧们依旧是不动声色,只是低诵佛号,沉静如渊海,出手更是不容丝毫情面,一举一动,皆是无匹凌厉。 这十七人正是大轮寺隐藏的底蕴,他们不是出身于藏地密宗的喇嘛,而是来自于中原道门的道家高人。 昔日大元初立,覆灭金朝后,蒙古大汗铁木真曾经接见过彼时的全真掌教丘处机,并令其执掌天下道门,执道家牛耳。 为了打压全真教的气焰,年仅二十三岁便已为大元帝师的八思巴,在开平城组织了一场规模宏大、史无前例的佛道辩论。 为了应付来自藏地密宗的挑衅,中原道门便拿出来十七名功行深厚、道法高深的宗师人物,誓要夺取胜利,以护道门荣光。 可这些中原道门的中流砥柱们,在八思巴威震宇内的“变天击地大法”下,竟然全军覆没,悉数落败。 这十七人最终削发为僧,跟随八思巴修行佛法,再不履中原,史称戊午十七僧。 可正道众位宗师没有想到,这十七位道门前辈,非但没有坐化,在被八思巴“渡化”成护法明王后,竟然变得更为强横! 一时间,局面立时变得岌岌可危,正道众人更是感到一种风雨飘摇之势,碧空晴看向凌渡虚,目中神念交织。 “现在出手?” 凌渡虚抬手,以登峰造极、水火辟易的先天罡气,挡下一名老僧势大力沉的大手印掌劲,微微颔首。 两人同修多年,早已是心意相通,不需要再做丝毫沟通,当即变招。 凌渡虚那至精至纯的先天罡气,骤然转化成另一种雄浑浩大的真气,直冲穹苍,接引无穷无尽的天罡正气,从九霄崩泄而下。 “这、这是……?!” 剑魔石中天见状,心头忽地一动,他虽然此前从未见识过这样的绝学,此时却感到一种强烈的熟悉感。 碧空晴亦展露出同样的变化,两股同源而出的真气,霎时间水乳交融、互转互化,混同成一张黑白交织、抱阴负阳的太极图,将那十七名老僧尽数囊括其中。 石中天、年怜丹等终于意识到这究竟是什么武功,齐齐惊呼道: “这是,九霄真经!!!” 世人皆知,张三丰乃是以霸道无伦、普照人间的“十阳境界”,才能抑制住前代破碎高手留下的“空洞”。 但很少有人清楚,这位张真武在决意投身这条道路之前,亦是走的阴阳并济之路,那时的他,所用武学正是这一门“九霄真经”! 碧空晴、凌渡虚两人,皆是正道栋梁,兼之心意纯正,不愿走空境武道,再危害天下。 是以张三丰便传了他们自己旧日所用的“九霄真经”,令这两位老宗师能够超脱空境武道的藩篱,另寻他途。 如今两人的“九霄真经”修为,已经来到了“太极归宗”的巅峰境界,距离象征大宗师之境的“终极归一”,亦只有一步之遥! —— 就在鳌头矶大战正酣时,云虚亦察觉到体内产生的异变。 他那如臂指使、浩如烟海的浑厚真气,竟然似是受到了某种强烈的吸引,难以控制地破体而出,朝着战神殿投去。 只一个刹那,云虚那由海水凝成的躯体,便溃散了近半数,就连身下魔龙亦受到影响,挣扎的力度低了不止一个档次。 徐行这才把视线从战神殿上收回来,放在这条龙身上,失望地叹了口气,有些意兴阑珊。 虽然方才经历了一场酣畅淋漓的角力,但魔龙毕竟缺少神智,应变不足,难以给到徐行足够的危机感。 在这一点上,它还不如明显藏拙的万归藏,还有底牌不曾显露的万归藏。 魔龙的“鲸息功”造诣虽然堪称登峰造极,可它对肉身之力的运用,实在是太过粗糙。 若是真气与肉身能够完美配合,这条龙的战力,应当不止于此才对,可惜、可惜啊。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