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二章 ?讨伐中原-《三国之霸王张绣》
            
            
            
                
    第(2/3)页
    对于这件事情,张绣加大了投资,不仅直接从朝廷拨款,而且给了马钧相当多的工匠。
    “可能真的等我平定了天下之后,蒸汽火车,才会出现吧。也还不错。等我平定天下,就派遣雍儿率兵去攻打西域,派兵去夺取青藏高原。到时候,粮草转运,兵马动员,那就是飞一样的了。”
    “以前是千里运粮,十不存一。以后是千里运粮,只要吃煤炭就行了。”
    张绣经过这么一想后,心情又好了许多。
    就在这时,一阵车马之声响起。张绣转头看去,却是两支队伍几乎是同时到达了。
    人马簇拥的两辆马车上,李儒、石广元从马车上下来。来到了张绣、张彭祖的面前,恭敬行礼。
    “陛下。殿下。”
    张绣点了点头,让二人免礼。
    这二人一个是直隶校尉,负责监察整个直隶。
    一个是北平尹,北平郡的一把手。
    “二位爱卿。这一路走来,可有什么感想吗?”张绣笑着问道。
    李儒、石广元二人并非是上司和下属。北平尹的地位很高,很高。
    李儒有毒杀汉少帝的污点,与朝中大部分官员的关系,不说势如水火吧,也是老死不相往来。
    二人没有任何眼神交流,石广元拱手说道:“时不时会堵车,行动缓慢。陛下是打算修宽道路吗?”
    李儒见此眸中精芒一闪而逝,默不作声。
    “嗯。”张绣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让二人还有张彭祖有些困惑,这到底是什么意思?
    张绣没有卖关子,直接说道:“一直以来,我都有一个想法。”
    “那就是人靠右走。如果南来北往的两拨人,都靠右走的话。那么就不会出现堵路的情况了。当然。这道路还是狭小了一些,需要拓宽。”
    说到这里,张绣对眼睛明亮的石广元、李儒二人笑着说道:“先在直隶推广吧。从官员开始做起,派遣衙役、兵丁导从,让往来的百姓、旅客、商队,走右边。”
    “诺。”
    石广元、李儒不假思索的应诺道。二人都是聪明人,明白张绣这个想法真的是太好了。
    张彭祖在一旁,对着自己的老子也是露出了崇拜之色。虽然父子二人说话随和,时常开玩笑。
    但是他对张绣还是很尊敬、崇拜的。
    梁主骁勇善战,天下无敌。
    梁主信义卓著,天下闻名。
    梁主礼贤下士,士多归之。
    梁主善于巧思,发明了各种各样的东西。
    很多东西,对于现在的大梁朝,产生了重要的作用。比如说骠骑酒,这种酒被朝廷垄断,给朝廷带来了大笔大笔的收入。
    骠骑酒在梁朝还普通,但是对于那些草原人、高原人来说,却是真的爱不释手。
    大冬天喝一口骠骑酒,就能暖和身体。
    骠骑酒它是外销产品。
    又比如说纸张、印刷术的发明,更是举足轻重。天下的读书人,捏着那轻薄的书卷,看着清晰的字体,都要念着梁主的好呢。
    张绣带着张彭祖、李儒、石广元等人兜了一圈之后,便回去了京都。他也没让李儒、石广元二人离开,一起进入了皇宫,到达了一处偏殿内坐下。
    张绣来到了御座上坐下,指了指自己左边的位置。张彭祖乖乖的来到了皇帝老爸的身边坐下。
    李儒、石广元各自落座。
    不久后,朝中的宰相戏志才、陈宫、贾诩,以及目前在京都城中的大将樊稠、典韦,以及蔡瑁、司马懿、法正、沮授、荀攸等张绣的帷幄大谋臣们,悉数到场。
    虽说梁朝的朝廷官僚,俨然已经是庞然大物了,但是真正的精华,却是在座的文武。
    张绣抬眼看了一下三巨头,问道:“粮草、辎重、器械,可都稳妥了?”
    “回禀陛下。数十万大军出征,京都的粮草可支撑一年有余。如果战事迁延日久,还可以从洛阳转运。”
    戏志才身为尚书令,宰相之首,拱手回答道。
    张绣点了点头,说道:“下诏书给安梁将军张雍。命他从南皮出发,进兵济北郡。与陈登、张郃、高览、颜良等人汇合。”
    “命京都城内的虎贲、羽林、期门二万禁军一分为二。一万人打出天子旌旗,前往庞德处。让外人以为寡人在总督兵马。”
    “下诏书给庞德,命他暗中督军三十万,南下黄河进攻官渡。”
    “寡人自将一万三军宿卫,与樊稠前往济北郡,汇合十余万人马,进攻青州刺史臧霸。”
    “伐中原。”
    说道最后,张绣按剑站了起来,看了一眼张彭祖,说道:“宰相与直隶校尉李儒、河南尹石广元等,辅佐太子监国。”
    群臣并没有太大的惊讶,一切都在计划之内。
    第(2/3)页